天下韶山網訊(記者 彭昶)研學旅行是目前我國教育的新模式,它繼承和發展了古代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了素質教育的新方式。近年來,在政府和社會的大力支持下,研學旅行的熱潮已席卷祖國的大江南北。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游學”的歷史,書生遠游異地,求師問道,尋求真知?,F在,“游學”變成了“研學”,其概念內涵也有了新的變化。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曾表示:“研學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要有課程的開發,特別是到了富有教育意義的革命傳統基地和文化基地,要把革命的精神、文化的內涵講出來,讓學生受到教育。”相較游學,研學是一種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更加注重“學”,重視課程內容,強化教育意義,以此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和社會實踐等能力。
在偉人故里韶山,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作為教育部公示的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結合本館實際進行了系列研學基地建設和研學課程開發工作。利用自身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主題鮮明的研學課程、設施完善的基地場館、規范齊全的配套服務,打造出了全國一流的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幫助中小學生了解歷史、熱愛祖國、開闊眼界、增長知識,著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2月12日,長沙岳麓區的湘儀學校的142名中學生來到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基地開展研學實踐。他們隨著研學老師走進韶山,了解偉人生平,感悟毛氏家風,品詩書文化,論英雄少年。
在毛氏宗祠,他們聆聽少年毛澤東怒斥族長的故事,并親身上臺演繹,感悟不畏強權、追求公義的赤子之心。
在毛澤東同志故居和南岸私塾,他們深入探尋一代偉人的成長起源,體會少年毛澤東立志報國救民的偉大情懷。
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生平展區,他們聽講解員介紹毛主席的奮斗經歷,重溫領袖光輝燦爛的傳奇一生。
在毛澤東詩詞大會上,他們領會毛澤東詩詞的獨特魅力,了解少年毛澤東求學修身的遠大志向,更激發了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同學們臉上燦爛的笑容,證明了此次韶山之行收獲滿滿。在偉人故里,他們體驗研學真諦,踐行知行合一,樹立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對于未來的人生大有裨益,更將助力他們成長為建設祖國的有用之才。而這一切,正是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基地“傳承紅色文化 培育祖國新人”的創立初心,也是與很多地方“只游不學”、“只學不研”的根本區別。
本網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及專欄資料均由 韶山研學旅行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8-2020 韶山研學旅行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1010064號-2